2015年12月2日 星期三

一雙包含母愛的布鞋

  
  這是一雙世界上工序最複雜,耗時最多的布鞋,這也是一雙比較舒適而且耐用的布鞋,這同時也是一雙包含母愛的布鞋。
  一件大衣,穿了又補,補了又穿,大的穿過,稍加修改,留給小的穿,小的穿爛了,補補再穿,當衣服實在無法再穿在外面時,那就當內衣穿,匆匆一晃十幾年,當做內衣都無法穿時,那就洗洗再收藏,這就是一件大衣,它的使命仍然沒有完成,洗好的破爛大衣它仍然有價值,一是成爲別的衣服的補丁,二是用它做布鞋。
  經過一代人的積累,爛衣服多了,我母親就一直在等,從春等到夏,曆經忙碌的秋季,迎來茫茫的長冬,這時候母親才略有空閑,整個冬季母親就給家裏每個人做一雙布鞋,母親會根據我們腳型的大小,然後給我們每個人絞個鞋印,之後的半個多月母親就閑不下來了,每晚都要加班,納鞋底,做鞋幫。母親納的鞋底既美觀有舒適,小時候我曾經頑皮的數過,一雙布鞋的鞋底,母親至少要納2000多針,而每年我的母親至少要做四雙鞋,母親就是這樣一針又一針的去納,一針又一針的去縫,曆經半個月才制成小小的鞋底。
  選擇一個晴朗的日子,母親會把門板卸下來,然後吩咐我制作漿糊,拿一把勺子,挖一點面粉,兌點水,之後再把勺子放在火上燒,並且是邊燒邊用筷子拌,不大一會兒漿糊制作好了,母親會把門板清洗一遍,然後把爛衣服鋪在上面,抹一層漿糊,放一層布,這樣不斷重複,最後門板上會出現一層厚厚的布,我母親會等太陽出來時把它曬幹,最後再用刀子把它整體的從門板上刮下來,這樣至少耗時五天左右。
  原來的鞋底是用布做的,見到雨水,很容易濕,因此母親會親自到市面上去賣鞋底,一塊五一雙,母親賣好鞋底,在弄點白布,一切准備就緒後,母親會進行下一個程序——搓麻繩,母親搓的麻繩細而結實,往往是四五股合在一起,我小時候經常幫母親搓麻繩,麻繩必須拉直,中間不能打結,往往是我和哥哥各拉一頭,我母親用衣服使勁的從麻繩的這頭拉到那頭,這樣麻繩就制作好了。
  做布鞋的難度在于要穿過厚達2厘米的鞋底,所以一般的針是無法穿透的,必須用錐子,並且是帶鈎的錐子,我母親手指上不僅要帶上頂針,而且還必須帶上手套,即使這樣,做一雙布鞋下來,我目前母親的雙手因線的拉力痛的端不了飯碗,雖然這個用不了50針,但是必須地針針牢固,不然布鞋就不結實了。
  最後需要給布鞋釘上鞋釘,我十分好奇——這麽長的鞋釘釘進去了豈不是要紮腳,母親笑了,拿一雙剛剛釘好的布鞋讓我看,很奇怪,布鞋裏面沒有釘子,我十分好奇,這些釘子怎麽就這樣神秘的消失了,最後經過我仔細的研究,原來鞋釘是斜著釘進去的,釘子多余的部分被釘在鞋底了。
  布鞋做好了,還不能穿,母親會用專門的鞋楔賽進去,這樣過半個月,布鞋就可以穿了,新布鞋夾腳,所以必須得用腳踏開,每次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就交給我了,我穿上布鞋踏雪,然後給鞋面撒一點水,這樣瘋跑一個下午,真正的,合腳的布鞋就會産生了。
  母親能做布鞋,也能修布鞋,一般而言我都會穿大人的布鞋,我布鞋壞了,母親就會馬上去修,該用藍布的用藍布,該用黑布的用黑布,這樣補出來的鞋會和新的一樣。
  長這麽大,我也不知道穿壞了多少布鞋,春夏秋季有單布鞋,冬季有棉布鞋,我穿著布鞋上山、練武、捉魚、跳高……布鞋伴我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。
  上大學之前,母親又爲我做了一雙布鞋,不過臨行前母親不讓我帶,母親知道,在大學裏沒有人會穿布鞋,母親怕我進入大學後被人笑話,我當天就打消了母親的顧慮,我穿上布鞋,從商洛來到了鹹陽,從大一穿到大二,從農村穿到城市。
  一雙布鞋算起來有70年的曆史,制作它的程序是世界上任何鞋都無法比擬的,因爲布鞋不僅包含著中國人節儉的曆史,而且還包含著天下母親對兒女的期許。
  這雙布鞋,我補了又補,洗了有洗,整個大學,爲我無雙,穿著這雙布鞋我不斷走向前方。